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谈《白杨》教学

谈《白杨》教学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5日  字体:

  

谈《白杨》教学

《白杨》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文章。写的是爸爸通过介绍白杨树的特点来赞美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精神,以及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够扎根边、建设边疆的精神。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方法学习这类文章。

过程方法:运用快速阅读、情感引读、品析词语、资料补充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白杨的特点,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对边疆的建设者产生敬佩之情,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精神。

 

    对于这节课,在设计上有这样的体现:使学生学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使课内外阅读相融合,能够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这类文章,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总体思路是:讲一篇、比一篇、练一篇。也就是:

讲《白杨》,使学生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比《仙人掌》,使学生总结出学习这类文章应如何学。

练《榕颂》,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白杨》这篇课文比较长,那么在讲解的时候,我做了如下处理:大胆取舍,直奔重点:

 

1、首先直奔13自然段,根据爸爸说的三句话,总结白杨的三个特点:高大挺秀、生命力强、不怕困难。在高大挺秀这个特点上,让学生读茅盾笔下的白杨树,近而体会高大挺秀这个特点。在学生理解这三个特点之后,进行朗读,读出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2、然后抓住15自然段,体会孩子们只晓得和不晓得的内容,体会爸爸的心。通过背景资料的运用,让学生理解孩子们不晓得的内容,也就是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来?为什么把子女带到新疆来上学?理解之后第二次朗读爸爸说的三句话,读出爸爸的心愿。

3、爸爸不仅在赞美白杨,更是在赞美建设者,第三次朗读爸爸的话,读出爸爸作为一名建设者骄傲的心情。总结出这篇文章写的是一种树,赞的是一种人,歌颂的是一种精神。这种写法就是借物喻人。

 

学习《仙人掌》这篇文章,目的是比较它和《白杨》的异同,从而总结出学习借物

喻人这类文章的方法。比较有二:一是比较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点都是借物喻人的文章。二是比较它们在内容上的不同点:

         白杨: 借—白杨

          喻—边疆建设者

          赞—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无私奉献精神

    仙人掌:

           借—仙人掌

          喻—墨西哥人民

          赞—墨西哥抗暴英雄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根据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方法:

        1)、先学物的特点  2)、喻什么人   3)、赞美什么精神

 

        练习《榕颂》这篇文章,运用这种方法,检查学生学习的成果。

总之,讲一篇、比一篇、练一篇,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这种方法,而且指导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样就使学生充分地掌握了借物喻人这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这样的课堂就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阅读,如果每节课都能这样做,那一学期下来,一年下来,孩子的小学生活过完,我相信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

转载http://blog.sina.com.cn/u/4a9ae4d6010006c8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wunianji_490_22825.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